不少人认为,目前“碳达峰”“碳中和”还处于政府部门密集筹划、资本市场热炒概念、相关企业等待观望的阶段;而《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批试行行业也没有石油和化工,这让不少化企认为“双碳”距离自己还很遥远。这种想法必须警醒。
其一,政策信号已经日益明确。上月中旬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要坚持全国统筹,强化顶层设计,发挥制度优势,压实各方责任,根据各地实际分类施策;要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强化科技和制度创新,深化能源和相关领域改革,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这无疑为“双碳”相关政策的实施装上了“助推器”。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和部分省份正在对此制定实施方案。其中,山东省提出与新旧动能转换统重大工程协同推进,争取率先实现“双碳”落地。
其二,“碳”要素早已制约行业发展。当前,化工企业发展受限于项目用地、用能、用煤、用水、用电和环境容量、物流运输等资源要素。其中最为迫切的,可以说还是用煤指标。煤炭,一方面是化工的重要原料,另一方面却贴着“高碳”标签。即便目前“双碳”相关政策还未落地,但高碳带来的减排压力其实一直在制约化工行业发展。山东一家知名煤化工企业就曾表示,洁净煤气化和合成气深加工是他们的最大优势,但省里大力压减煤炭消费,停止审批涉煤项目,导致生产用气面临巨大缺口。
笔者认为,在这种紧迫情况下,化工企业应未雨绸缪、积极应对,着眼于产品高端化、资源集约化,加大技术投入,进一步优化发展结构,主动推进减排降碳、提质增效,拥抱“碳达峰”“碳中和”的落地实施。
一是高点定位、高端延展。坚持市场引领、创新驱动,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及绿色生态投入,推进新一代清洁高效可循环生产工艺、节能减碳及二氧化碳循环利用技术的探索与应用,推动产品向下游延伸、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二是集聚资源、集约高效。着眼环境友好、绿色低碳,在不大量增加煤炭消耗指标的情况下,减产能耗高、附加值较低的产品,集中资源发展国家鼓励、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端精细化工产品。同时继续淘汰落后产能,严抓全过程节能管理,大力实施技术升级改造,全面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煤炭转化率。
三是优化布局、优中向好。统筹存量优化、增量升级,协同所在化工园区或所属化工集群,建链、强链、扩链、延链,实现链条化发展、集群化布局、园区化生产、一体化运营,将企业做优做强、做精做细,进一步提升行业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