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刚刚发布了《石油和化学工业“十四五”发展指南及二〇三五年愿景目标》,确立了以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创新、绿色、低碳、数字化转型为重点,以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方向,以提高行业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战略,人才强企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石油和化学工业体系,推动中国由石化大国向石化强国迈进的总体思路。
日本在上世纪经济结构调整阶段发生的产业升级更替、结构变迁、组织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未来5-15年的提质升级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2020-2021 《日本化工企业的中国战略》收录了重要日本企业的经营战略,分享给广大读者。
日本化学企业的特征——整体多角化经营正将迎来新局面,特别是在石油化学、基础化学类的大宗商品化事业方面,业务并购和成立合资业务这些重组动作正在不断强化。由于新冠疫情仍在持续,进而影响到全球行业发展加速变化。一鼓作气向健康、半导体、去碳化等增长领域推进资产重组的企业,即使是创业时就存在的原始业务,也可能会出现剥离这些大宗商品类业务等动作。
日本许多化学企业都在健康、信息电子等特殊化学品领域以及石化、基础化学品等大宗商品领域两方面开展整体多角化经营。这一点被欧美投资家等指出会降低经营效率,同时也是压低多角化折让股价的要因。
去碳化发展的压力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寻求两种方向,一种是在维持整体多角化经营的同时追求扩大收益的企业,另一种是缩小目标领域以提高经营效率的企业。后者在石油化学类等大众商品业务方面,实施出售和撤出市场,把这些业务从业务组合中剥离的意识正在变强。社会课题的解决需求以及数字社会的进展已经超出预想,新冠疫情的影响也在不断加速全球趋势转变。
具体来说,除了三菱化学控股在石油化学业务方面不断探索与炼油企业的合作体制之外,那些把经营资源集中投入至高附加值领域的企业都在探讨出售曾经的主力部门——石化类业务。2050年实现碳中和国家目标的确定,也有可能对围绕石化、基础化学展开的经营决策产生影响。因此,石化、基础化学的重组,可能会把供应链上游乃至下游也卷入其中。
多角化经营的优势
一方面,坚持整体多角化经营的企业不在少数。在新加坡和沙特阿拉伯开展石化事业的住友化学表示,“目标是在2021年实现多角化经营溢价”,发挥多角化经营的优势。昭和电工现已收购了日立化成,并表明要售出价值2000亿日元左右的业务。该公司也评价日本独有的整体多角化经营是可避免同海外巨型企业正面交锋、但又能与之一战的有效战术。
AGC的玻璃部门拥有全球最大市场份额,其电解(氯碱)部门也在东南亚占据首席地位。该公司也考虑今后拓展ICT(信息通信技术)、健康等尖端领域,推进“两手抓”经营模式。
因此,在日本化学行业,就目前的业务组合的想法,可能会分为下定决心缩小业务领域的企业和坚持多角化经营的企业两种。
“碳中和”目标的深远影响
交织着期待感和危机感的2021年开始了。去年发生的两件大事使得人们强烈认识到与过往截然不同的新时代终于开始了。一个是新冠病毒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另一个是为实现碳中和全球步伐统一。
这两件大事以其巨大的冲击力改变了人们的认知和生活方式,改变了社会基础设施需求和存在方式,甚至大幅度改变了各个产业的结构。而且,刻不容缓。一直以来,人们对这些问题虽已有认知,但迟迟未着手解决,一想到困难就放置一旁,现在则迎来了不得不面对的攻坚时刻。
这些变化对于解决社会课题的化学产业来说是重大机遇,同时也是对化学产业的重大考验。2020年10月,菅义伟首相发表宣言中提出的“至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排放量实质上零排放”这一目标,这是没有化学产业的贡献就无法达成的。另一方面,各企业和国家层面尚无法断言是否可确实达成此目标,需要更进一步的创新以及社会全体共同参与。
在此之上,现在进入了数据(信息)可大幅度影响材料研发竞争力的时代,日本的制造产业如何在世界范围内确保竞争力,需要尽快寻找出答案。参与竞争的各国和企业都投入巨资,储备大量数据、完善可灵活运用这些数据的业务环境。这已经是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日本制造型企业也应借助这一危机感,发挥“All Japan”的精神攻破课题。可以说巩固拓宽这条道路的一年开始了。
“碳中和”被定位为从疫情中恢复经济的原动力之一。虽然从社会可持续发展角度来说,温室效应气体(GHG)的实质性零排放这一目标是正确的,但也是非常具备雄心的目标,达成此目标需要多方面的措施。
可再生能源和xEV(电动汽车)的使用增加、生物质资源的积极运用、氢能源社会的构建等,各行业领域都在加速采取去碳化策略。在所谓的“气候危机”的情况下,减少经营活动相关的排放这一传统措施,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即使在严峻的经济环境下,企业也坚持积极地实施环保投资,例如引进最先进设备等。
通过这些措施,可在恢复经济的同时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此外,实现零排放需要进一步创新,例如社会要切实利用把二氧化碳变为资源的“碳回收利用”等技术。
世界人口从1950年的25亿人到1990年突破50亿人,预计四年后的2025年将达到80亿人口。虽然人口增加是经济增长引擎,但是如今必须要脱离以往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受气候变化和废弃塑料问题等影响,地球已开始发出悲鸣,人类必须要尽快向碳循环和资源循环推进改革。其中一种有效措施是化学循环(CR)。为尽快在社会中实际应用化学循环,日本化学行业已经开始行动。
日本化学工业协会于2020年12月制定了《就废弃塑料化学循环的化学产业应有姿态》。这是为实现社会实际应用而制定的长期战略,旨在运用到向全球以及日本追求的循环经济转换的长期战略制定当中。化学可以把无用物质变换为有用物质,作为在全球规模上解决问题的创新核心,其潜力正在不断突显,同时还在推动化学循环技术开发和化学循环产品社会认知制度等化学循环市场的形成。
废弃塑料回收利用的进展
塑料主要来源于化石能源——碳素,生产过程中也会排放二氧化碳(CO2)。但另一方面塑料有利于汽车实现轻量化从而降低耗油量、有利于延长食品保质期减少食物损耗,从整个生命周期来看,塑料为削减二氧化碳做出了巨大贡献,支撑着人们的舒适生活。在疫情之后,塑料还将继续被广泛使用,而对废弃塑料进行回收再利用还可以大幅削减废弃物。
然而,直接以塑料状态对废弃塑料进行再生加工的材料回收利用(MR)存在重复再生加工会导致质量劣化的课题。而相较于材料回收利用,化学回收利用可以简化废弃塑料的挑选以及去除杂质等过程、可回收利用的废弃塑料更加广泛,且可以把废弃塑料变回原料,因此质量不会劣化。日本化学工业协会正在致力于推进化学回收利用的举措,如通过单一材质化、气化以及油化等方式变废弃塑料为化学原料的循环型化学回收利用,力争能早日实现社会实际应用。
目前已经有化学企业在推进循环型化学回收利用的技术研发。积水化学工业正在进行新技术的实证试验,该项技术利用美国创业企业的微生物,先把未进行任何分类的废弃塑料等种类杂多的可燃垃圾进行气化处理,制成用作微生物饵料的气体,再由微生物生成乙醇。住友化学计划把积水化学的乙醇制成乙烯,进而生产塑料。若这个项目能够完成便能接上碳循环的齿轮。
住友化学分别和室兰工业大学以及岛根大学开展共同研发。与室兰工业大学共同研发的是利用独特的触媒,把进行了一定程度分类的废弃塑料制成乙烯、丙烯、苯酚等石化原料。与岛根大学共同研发的则是以60%-90%的高收率从CO2中合成甲醇。这两项研发都计划在十年内实现商业化。
三菱化学和引能仕(ENEOS)在鹿岛工业区设立了有限责任事业组合(LLP),在炼油和石油化学方面探索深入合作的同时,还在探讨开展化学回收利用。三菱化学和从事从工业废弃物回收处理到资源再利用的Refinverse结成了资本和商业联盟,为化学回收利用的社会实际应用做贡献。
全球唯一一家长期持续商业运转化学回收利用的是昭和电工的川崎事业所。该公司从废弃塑料中提取氢气和CO2的气化设备自2003年开始运转,提取的氢气用作氨气原料、CO2则用作干冰和碳酸气体等的原料。获得荏原和宇部兴产研发的“EUP”技术授权的日挥集团将面向全球推广废弃塑料回收利用设备。
日本化学工业协会将集结这些化学行业的综合力量,集产官学之力制定化学回收利用技术的研发项目,同时为了在海外也能为大幅削减废弃塑料做出应有的贡献,日本化学工业协会将提出国际性通用的认证体系,以便日本化学产业的优势技术能在全世界推广。此外,为了实现涉及整个价值链的社会创新,日本化学工业协会还提议构筑跨越行业边界的协作体系,并建议重审法律制度等,以确保废弃塑料的稳定供应量。
欧洲正在政府主导的政策性支持下推进循环经济的设计。日本政府也在去年年底提出了到2050年之前达成碳中和的目标。但技术研发以及如何早日实现社会实际应用仍是目前的课题,同时还伴随着成本负担的问题。日本化学工业协会的森川宏平会长(昭和电工社长)强调:“化学回收利用的技术研发可以由单个公司完成,但社会实际应用上单个公司的力量有限,因此必须要打造整个日本的合作体制”。今年有望成为材料回收利用技术社会实际应用的启动元年。
|